当前位置:企业久要口碑网 >> 文化 >> 文章正文

翻译林殊:考不好就不能作弊!

发布于:2021-02-02 被浏览:5615次

史家笔下的“对抗者”

林纾(秦南)是中国著名的不懂外语的翻译家。

-林纾

这绝不是想听起来像一个噱头。完全是现实的。林纾立刻通过听懂外语的人口述来组织写作。学完之后,钱钟书形容自己的翻译速度“真的很惊人”,“文笔如飞,文笔不加点”;当时有人形容他的翻译是“叙述者还没说完话,浮雕已经写在纸上了,一会儿能说一千个字,一个字也不跳”。多年来,他翻译了170多部作品(主要是小说)。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版,林纾成了著名的翻译家。这些翻译作品,虽然翻译的方式像今天人们想象的那样不靠谱,但在当时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。后人甚至高度评价他的成就:“有了林的翻译,中国人就知道有外国小说。”“中国文坛也是因为他才打开了对文学世界的眼界,所以他在新文化方面的成就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……”后来一批著名的新文学作家几乎都读过他的译作,并受到他们的影响:鲁迅、郭沫若、茅盾、周作人、郑振铎、钱钟书.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。

这一年的非凡成就,虽然辉煌一时,但只是今天研究人员的话题或公众的话题。由于林纾所处的时代非常特殊,他在文学史的记载中扮演了一个角色。当时林纾急于面对激烈而震撼的新文化浪潮,不由自主地成为古文的保驾护航者,受到李大钊、钱、刘半农、蔡元培、鲁迅、陈独秀等人的严厉批判。最后,新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,使得林纾在后来的史家笔下只留下了一个保守而顽固的对手形象。

当然,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条件是多样而复杂的。简单的定性名称“帽子”很难完全呈现人类的方方面面。最近看了一批林纾的来信,看到一个父亲在尽力给孩子讲生活学习的各种道理。有些话,因为强调了那么多次,让人觉得有点“唠叨”。能透露出来的是老人对孩子成长的真诚关心。作为一个著名的翻译家和新旧交替时代的“古文”保守者,他所谈的内容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吗?

家书中的为学为官

在林纾的家书中,有很多文字和作文,有时是分开讨论的,“勤于学习”往往掺杂着生活中的自力更生。为了叙述方便,我们尽量做一些区别,但有时候也忍不住一起引用。1911年,林纾快60岁的时候,一个叫卢琳的孩子出去读书了。林纾想了想,经常写信联系。在其中一封信里,我说要买鹅舍(现在北京大兴)的田地。但他马上说:“毕竟领域不够靠你的人品和学习。两者都有,虽然没有领域,为什么要担心?没有两者,就有土地卖。因此,我愿意努力学习……”在当时的社会,买地是一种生活保障,但林纾说出了超越这一点的道理,认为一个人有人品有学问就能生存。有田地,管理不善,可能被“卖”了。通过这个道理,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,不要粗心。

1913年,14、15岁的卢琳到青岛求学。远离父母的照顾,林殊是极度担心的。信中有时并没有太多谈学习,但如何生存和待人接物却很详细:“同住一室的人,要永远和睦。第一,不要贪,就是便宜。需要注意的是,世界上所有受苦的东西,食物和金钱,都是应该被照顾的,但名誉永远不应该受苦。名誉的丧失,就是听人的话。”“不要贱,就是你贱。”这也是关于林纾的生活方式。人生见多了,总是在这一点上,结果没占多少小便宜,“名声”就大大丧失了。对于孩子来说,还是早点提醒比较好。

林纾及其家人

要在学校学习,你必须参加考试。对此,父亲林殊有嘱咐:“我来季考的时候很着急。这个学校刚开学,难免的。但是不要心急,但是尽量把书看完,不要违规。剩下的高、长注意做,自有完美的一天。到了那个时候,你不用和别人竞争,但一定要保住自己的位置。万物不变,若有不变,则万事皆成,学无所成。”还有一封信专门写道:“考试的时候,不要拿着和借课本校对东西.我宁愿考,不犯规,切!”另一封信更强调:“我宁愿不毕业,不随身带,也不去借别人的稿子。如果不能毕业,就生病无罪。你夹带、借用一篇稿子,就犯了罪,就是犯罪。”即使考得不好,也不能作弊或者“犯规”。林纾常年教书,知道学生的行为,但他认为这超出了道德,所以他给出了特别的指示。

别的

孩子担任知县,林纾在家书中也谈谈为官之道:“患尔自恃吏才,遇事以盛满之气出之,此至不可。”“凡人一为盛满之气所中,临大事行以简易,处小事视犹弁髦;遗不经心之罅,结不留意之仇:此其尤小者也。有司为生死之衙门,偶凭意气用事,至于沉冤莫雪、牵连破产者,往往而有,此不可不慎。”

旧衙门须审判断案,牵涉“生死”,故林纾叮嘱“不可不慎”。“故欲平盛气,当先近情。近情者,洞民情也。胥吏之不可寄以耳目……”当官不能全听下面人(胥吏)的。为何?他们“以能乱变黑白:察官意之所不可,即以是为非;察官意之所可,复以非为是”。下面人常常察言观色,揣摩上级意思,按照上级所好去反映事项,所以须自己调查研究的好。林纾虽不为官,可从人情角度谈为官之道、之情理,还是有“旁观者清”的地方。

为学作文的心得

林纾是一代古文大家,又以上佳文笔翻译作品,对读书为文,当然体会深切。孩子在外念书,他告诫:“学问之道,不可欲速,亦不必专务虚名,总以实在为上。”“凡物不可贪,惟学问一道,不厌‘贪’字;凡事不必争,惟学问一道,必要‘争’字。”学问要努力,要“争”,但只能“实在”,不能求“欲速”。

有时为人读书一起谈:“凡人能自重,须事事检点。季考如何?初入学堂,不敢望汝高列;望汝能常常用功,自有成就。圣人重有恒者,‘做人有常度,读书无间断’之谓也。”具体该如何做呢,林纾这样说:“今吾望汝,亦但欲得一‘勤’字。能勤自熟,则万万不至落人之后。”“……事事小心谨慎,以卫生为第一义,勤学次之。勤学非‘一暴十寒’之谓,后生用功,往往起手勇,到后来便懈,此不算‘勤’。‘勤’者,有恒之谓,常常不肯间断。不间断便时时熟在胸中,应考时即不落人下。”这是人人都知道、都说的道理,可做起并不易,所以林纾“唠叨”强调。

具体到作文,林纾还有更宽广的看法。譬如他给女婿的信中说:“为文固是要着,然须将心胸开拓,审题命意,方有把握。若踔踔以得丧为念,寸心先已纷乱,那有清和之气?”这是说作文本身虽然重要,可首先心胸要开阔,从容面对,这样才能有把握作好。若总是疾疾于得失,心先乱了,即使完成,也难能做出有“清和之气”的好文章来。这里面有“功夫在诗外”的意味,但却是林纾抒发自己的经验之谈。

精力分配的权重

在谈论读书内容时,还有一点颇有意味。虽然翻译作品甚多,林纾却不通外文,可他并不以此为“得”。在给孩子信函中,他多次谈到应努力学习外文:“德文、算学以全力赴之,国文流(浏)览而已。”“德文、算学等等,万分努力,总须得一优等。”“到堂功课照常,时时留心洋文,以熟为度,不妨多读,熟上加熟,临考始不至茫然。”

在时间的分配上,林纾有意思:“堂中想有汉文课,可留心研读。吾意以七成之功治洋文,以三成之功治汉文。汉文汝略略通顺矣。然今日要在洋文,不在汉文。”这种观点大约认为,汉文总体熟识,学习起来较为便捷。下面的实际也许才是林纾希望孩子在外文上用“七成”气力的原因:“汝但极力向德文、算学及几何用功,盖少年精力可以图功,若年纪稍大,便赶不上矣。”这应该得自林纾的亲身感触。

▌ 民国外语音乐课本

学校修德文之外,孩子回家,林纾还延请英文老师教读。“自拜一至拜五止,夜中全读英文。”“今夕请洋文先生上课,当在家就晚餐。不可贻误。”“英文最要紧,务先学语言文字,尤以会话为急。”“晚上早归学英文……”下面的话,可以看出林纾让孩子学外语的目的:“汝能承吾志、守吾言者,当勉治洋文,将来始有啖饭之地。”“方今舍西学外,万无啖饭之地……德文可以为后来养生持家之技……”林纾虽然以翻译成大名,也以翻译获得颇丰收益,可他督促孩子修习外文,却主要为其将来生计考虑,是为找一份好一些的工作,并非为继承自己的翻译事业。这倒是可以玩味的地方。

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学人,林纾的一些观念,自然有其局限。譬如他对体育一项,就有这样的看法:“……体操不过活动身体,很少活动,已足补益,何必强勉以所不能。”甚至:“体操一节,德人尚武精神。跳竿缘橦,汝身体非健,宁可为人笑其无勇,不可勉所不能。学问果优,跳竿等事即落人后,无妨也,身体保守为上。”林纾对体育的这种看法,代表了当时许多人的观念。

▌ 1936年,宁波中学学生的体育成绩报告单。现藏于宁波教育博物馆

遗憾的是,当今仍有不少家长学生如此认为。林纾家书里的内容,总是“唠叨”,多处出现,可见做父亲的心情。当然,其他一些有益之处,因为篇幅原因,不及录出。譬如希望女婿多游历,以冶心胸;在信函中,还言及一些自己所作所为,其实暗含教训。这样的方法,较之直斥说教,效果该要好些。可惜不知孩子体会出来没有。以今天眼光看,林纾有些说教,已经老套甚或陈腐,可这些已是百年前的父亲心声,是当时一位有作为者对世事的认知。我们在其中,可感触到当时代的社会家庭部分场景,可以在比照中,一方面窥见文化的继承及历史在今天的延展,同时可以体会社会的发展步伐。这大约是我们今天仍不妨听听这位老人“唠叨”的缘由或价值意义吧。

标签: 外文 德文 孩子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
本类推荐
TOP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