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企业久要口碑网 >> 农业 >> 文章正文

好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

发布于:2020-10-30 被浏览:3115次
  近年来,南湖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10002.com/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全面完成“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第一好区”的新使命,努力打造长三角,现代都市农业典范,努力推进红船边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。在“八五”计划的指导下,南湖区始终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福祉和福祉意识,并不断在协调城乡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。

  记者们理性地思考着地球小镇,看着一望无际的花海,陶醉在微风中。他们都说这是江南的水乡桃花源,走在南湖区,的土地上,伴随着秋天的气息和味道,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农村振兴时代正在慢慢展开。

  作为嘉兴市,的主要城区之一,南湖区是马家浜文化、儒商文化的发源地,中国革命红船的起点,红船精神的发源地。辖9街4镇,面积439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68.3万人。2019年,南湖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366元和36192元,分别增长8.0%和9.2%,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.56:1。

  那么,南湖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是如何日新月异的呢?记者带着问题走进南湖区的田野寻找答案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南湖区的目标是发展生态高效的都市农业。经过多年发展,逐步形成了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,以优质粮油、高效蔬菜、名优果蔬、绿色畜禽、特色水产品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。“凤桥桃树”被认定为农业部,农产品地理标志,打造了白玉蜗牛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的全产业链,潜在蜗牛占全国白玉蜗牛消费市场的70%。先后荣获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”、“中国",十大果蔬无公害区”、“浙江省",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区”、“省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区”、“强镇",省特色农业”、“省级现代农业园区”、“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区”等称号。

  农文旅游业的新兴产业也在南湖区大地上蓬勃发展,杠杆凤桥桃花节、新丰汉塘文化节、大桥镇葡萄文化节、龙虾节等农业节,使农文和农旅,的农教、农养等产业耦合起来,以农文、凤桥、凤桥的旅游一体化理念,开启了美丽农业、美丽农村、美丽经济的循环通道花海等四个景点被评为浙江省,“最美乡村”,为期两天的凤桥-湘家荡亲子农作体验游被列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。

  在南湖区,农业发展平台的能源水平日益提高。南湖区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、湘家荡现代农业园区、凤桥镇特色农业强镇,三大农业发展平台,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,促进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。通过充分发挥平台在产业整合、示范带动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功能优势,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生产、农产品加工、休闲观光、创业创新孵化等新业态。记者们边走边看,欣赏着南湖区美丽乡村的建设。最初,2019年,南湖区发起了一场全面美化农村环境的运动。以“党建”、“网格化对接、组织服务”为载体,全区党群干部率先示范,联村联户动员广大村民广泛参与,集中整治,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。

  今年,将在2019年全区美丽乡村全覆盖的基础上,打造秀美银村、以等级村15个村庄,实施“一村一图”、“一镇一图”挂图作战体系,绘制全区农村环境微格三色动态地图,有效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精度和智能控制水平。

  美丽的乡村离不开融合与发展。按照“一个心、两个核、三个区、五条线”的总体布局,南湖区正全力推进建设红色基因、水景兼备的升级版南湖区美丽乡村。

  截至目前,南湖区已成功建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、10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、11个市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、38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和5个3A级风景名胜村示范村。美丽的乡村风景,如美丽的红色精品线,“十里桃花,乐享田园”,“工业反哺农业,农村追求”等。已经成功创作,来自南湖风景区的美丽乡村红色精品线已经走进红船大学的教室。

  在普光村文化大礼堂,文化大礼堂、家庭宴会厨房、农耕记忆厅、普光长廊等设施吸引了记者的目光。2018年1月,嘉兴市第一个农村文化大礼堂“我们的村庄之夜”活动在普光村文化大礼堂成功举行,为数千人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。同年,普光村文化大礼堂被评为嘉兴市首家五星级文化大礼堂.

  “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垃圾分类比较麻烦。现在哪里都干净了,住着舒服多了。”在一次采访中,南湖区的一位村民这样说道。余新镇,云安小区,自建小区门口的彩虹道,家家户户门口的木质垃圾桶外壳,以及“新时代五美户”的招牌,都让记者眼前一亮.

  近年来,南湖区通过在线大数据精准智能控制和线下网格群服务,积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、收集、运输和处置全过程的数字化监管,实现了垃圾分类的“三提升一优化”。目前,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9%以上,分类准确率达93%以上。连续两年获得浙村建设厅通报表扬,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项目入选2018年农业部信息中心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和农村发展水平评估创新项目。

  如果你想让火车跑得快,那就看前面的皮带了。记者发现,南湖区有办法“强村富民”。南湖区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,实施新一轮“强村计划”。2017年和2018年团团工程开始受益,纳入村级经济发展考核的41个村村级经常性收入达到100多万元。2020年,确保全区所有村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20万元,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,争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股份分红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南湖区大力推广“一万名金苑”种植模式,平均每亩产值1.6万元,开展“双千,六型"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工程,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00余名,成功申请国家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试点项目,重点推进“农民创业创新孵化器”建设。2019年,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6192元,确保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以上。拓宽增收渠道,农民更有活力。

  低收入农民如何继续增收?在南湖区,记者找到了答案:继续推进扶贫开发,让人民过上好日子。南湖区认真实施高水平低收入农民全面小康行动,深化农村“大救助”体系建设。2019年,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9元,同比增长10.4%,比全省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6元高出20个百分点。今年将确保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在10%以上。

  城市有城市的繁华,乡村有乡村的风光,南湖人诗意地栖居在城与乡!之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