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企业久要口碑网 >> 文化 >> 文章正文

李勣与李绅,唐朝的一文一武,与“粒粒皆辛苦”相关,结局不同

发布于:2020-11-15 被浏览:2792次

李勣,唐朝名将、宰相,出生于公元594年;李绅,唐朝诗人、宰相,出生于公元772年,两人差距178年,不是因为都姓李或宰相高官,把一文一武就强捏到一块儿,而是因为悯农惜粮有关,二人在方面的故事都很经典。尤其是李绅的《悯农》诗二首,“粒粒皆辛苦”,几乎是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背诵了,妇孺皆知,朗朗上口。但在这里写李勣与李绅,是给大人们看的,其中有晦涩令人不舒服的地方,那就是人的腐败堕落,总是在不经意间,令人叹息。

先说李勣的故事。说有一天,李勣家乡的一个年轻人,来到京都拜见他。吃饭时,桌上只有几盘素菜和几个麦饼子。李勣谈笑风生,大口大口地吃得很香。年轻人呢,却懒得伸筷子。咬了几口饼子,觉得饼子很硬,就把饼皮撕下来,偷偷扔在地下。

李効看见了,心里很不高兴,但并没有直接说他,而是对年轻人说:“年轻人,我自幼家富,不知这饼子是怎么来的。你倒是出生在农村,一定很熟悉,能讲给我听一听吗?”年轻人打开话匣子说:“这很简单,经过犁、耙、种、锄、收、打,便可得到麦粒;再将麦粒磨粉,就可得到面;再将面用水和,上锅烙,便可得到饼子。”

李勣捋着胡子笑着说:“哈哈,你说得不错。可是,这犁、耙、种、锄、收、打,还有磨、和、烙,就像你嘴说那么轻巧而简单吗?年轻人,你没干过这些活吧?”年轻人回答:“是的,我父亲从不让我干这些。”李勣说:“问题就出在这里,所以你对粮食没有感情,才如此不知道珍惜粮食!”

这时的年轻人才回过神,羞得面红耳赤。李勣令仆人拾起扔在地上的饼皮,而后用水洗浄拿来,一块块放在嘴里。他吃得还是那么津津有味。吃完,他抹了一下嘴说:“谁知一颗麦粒,千分苦啊!”

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、太宗、高宗三朝,出将入相,曾任右武侯大将军、司空等职,被封为东海郡曹国公、英国公,名列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。他虽然官高位显,禄厚薪丰,但生活却十分节俭,尤其以悯农爱粮著称。李勣去世后,册赠太尉、扬州大都督,谥号“贞武”,陪葬于昭陵,配享高宗庙庭。

下面再来看看李绅,我们重温一下他的传世经典《悯农二首》: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
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
这首优美的唐诗,虽已千年,依然鲜活,朗朗上口,不愧是诗人的神来之笔,妙笔生花。李绅单凭这首诗,便足以永垂诗史,让人敬仰。李绅还有一首诗,写得也同样的棒:

垄上扶犁儿,手冲腹长饥。

窗下织梭女,手织身无衣。

我愿燕赵姝,化为嫫女姿。

一笑不值钱,自然家国肥。

在浩瀚的唐诗海洋里,这种亲近百姓,用诗表现民生疾苦的好诗是不多见的,想必是作者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的结果,方才从人间的酸甜苦辣中获得灵感而创作出优秀的存世作品。

李绅,年少贫穷,忧国忧民,二十七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,入仕早期坎坷,但后来顺风顺水,平步青云,当上了淮南节度使和宰相等高官。但人也慢慢地把那些公序良俗也就抛到了脑后,丧失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,逐渐蜕变成腐官酷吏。据传,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。

你怎么也不会想到,这位“粒粒皆辛苦”的诗人、宰相李绅,在过度享受生活中,竟然发展成为了十足的暴殄天物之徒。他爱吃一道菜,叫鸡舌菜。做这道菜需要宰杀二百多只鸡。这在古代是什么场景,光杀鸡就得杀上半天,才能凑齐一盘。悲催的李绅,曾经吟唱“粒粒皆辛苦”之人,堕落成了一个令人唾弃的混蛋!与李绅同时代的韩愈、贾岛、刘禹锡、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。

李绅,如果还是那个穷小子,不入官场,在基层,在民间,该是什么样的结局呢?当然,李绅的堕落,并不是因为进入了官场之故。强捏到一块儿的李勣,就是最好的例证,同样在仕途,而且李勣还是出身富豪家庭,史称“家多僮仆,积栗数千钟”,一生悯农惜粮、过节俭生活不改。这说明了什么!一切在于自己。

人的变化,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,尤其是由好向坏的发展,不知不觉而无知无畏就更可怕了。面对权贵、地位、金钱……无常与规律,捏紧或者放开,只有自个儿把握。“天天向上”是永远的期盼,“好好学习”是起点,是当初,也永远在路上。(文/蔡驷 ) (图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)
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
本类推荐
TOP 10